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3:30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10篇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中二班美术观摩活动——青花瓷盘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青花瓷盘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2.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大胆地表现青花的花纹和图案。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大胆地表现青花的花纹和图案。 活动难点:会运用连续花纹和单独花纹进行图案设计。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了解青花瓷的由来、认识过生活中的普通瓷器制品。

2. 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次性纸盘若干,蓝色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播放ppt,认识青花瓷盘。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家里是不是有许多漂亮的盘子呢?今天

老师也带来了许多漂亮的盘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进一步欣赏青花瓷图片,加深对线条、图案的认识。

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这些美丽的花纹都装饰

在盘子的什么部位?(盘心、盘边。)

(2)这些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三、明确要求,幼儿操作。

1、个别幼儿谈谈自己你设计的盘子,中间画什么,周围画

什么?

2、教师提出要求,幼儿操作。

①先装饰中间的,再装饰旁边的;

②大胆装饰,让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③要保持画面整洁。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用线条大胆地

表现青花的花纹和图案。

四、展示作品、分享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展板上,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

什么?

五、延伸活动:

进一步丰富与拓展幼儿相关知识与经验。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说说听听看看的过程中,逐步熟悉歌曲内容,尝试与朋友两两结伴演唱,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2、在用肢体动作展现新鞋的同时,感受3/4拍歌曲轻松舒缓的特点,体验拥有新鞋时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有结伴演唱的经验、已学唱过三拍子的歌曲。

(材料准备)课件《请看我的新鞋》、新鞋子若干双。

重点:熟悉歌曲内容,初步学唱。

难点:感受3/4拍歌曲轻松舒缓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小小蒲公英

·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蒲公英》

指导及点评:唱“嗡嗡叫”时吐字要清晰,最后“啦啦啦”的部分要唱得连贯,注意气息的替换,提醒幼儿不要叫,控制自己的音量。

二、说说我喜欢的鞋

过渡:刚刚我们去到了大自然中和蒲公英和蜜蜂在一起歌唱在一起玩耍,你们看王老师的鞋子和你们的鞋子已经有些脏脏的了,我们一起去换双新鞋子好不好?

1、欣赏图片——课件:播放漂亮的新鞋

提问: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新鞋子里面有哪些鞋子?有没有你喜欢的鞋子?

(幼儿自由发言,说说不同种类的鞋子、自己喜欢的鞋子等)

2、介绍新鞋

提问:如果你有双新鞋子,你会用什么方法来介绍介绍你的鞋子呢?(教师提供鞋子)

·引导幼儿可以从鞋子的外观、种类、作用、还有谁给我买的等方面进行介绍。

三、请看我的新鞋(重点)

过渡:今天有两个小朋友给我们中一班带来一首有关他们新鞋子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他们在歌曲里是怎么样介绍自己的新鞋的?

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欣赏,初步回忆歌曲内容)

提问:听到了吗?他们在歌曲里面是怎么样介绍自己的新鞋的?

小结:伸出你的脚,伸出你的脚,伸出你的右脚;伸出你的脚,伸出你的脚,伸出你的左脚。请看这双新鞋,它有多么漂亮,请看这双新鞋,它有多么漂亮。

2、感受节奏(难点)

提问:这么漂亮的一双新鞋,我们怎么来表现这双鞋的漂亮的呢?让我们跟着旋律的节奏来动一动吧!(播放歌曲欣赏,教师做动作,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三拍子的特点)

小结:发现了吗?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曲子,它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整首歌曲非常舒缓,就像要让所有人看清楚我们的新鞋子有多漂亮,所以我刚刚在每一小节的第一拍伸出我的脚,强调这双新鞋的美丽,之后我们轻轻地拍我们的腿,很轻松,就好像我们有了新鞋,心情非常愉快。

提问:想不想自己跟着歌曲来做做动作,来展示下你的新鞋呀?(播放歌曲)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展现新鞋,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3、理解歌词

过渡:你们表演得真不错,那么这两个孩子到底会怎么展示他们的鞋呢?会不会和我们孩子们想的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播放歌曲MTV,验证歌曲内容。

四、唱唱我的新鞋(重点)

1、朗诵歌词(播放歌曲伴奏)

过渡:我们的孩子们真棒,基本都说对了,那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来拍拍手,念念歌词吧!

2、跟唱歌曲

过渡:让我们再跟着伴奏一起来唱唱这首有趣的歌吧!

·钢琴伴奏,引导幼儿跟着旋律节奏演唱歌曲

3、学唱歌曲

·播放歌曲伴奏,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集体)

·两两结伴合作演唱歌曲

“现在去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人一起唱唱这首歌曲,互相展示一下你们的新鞋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小毛驴》;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学会这首歌,理解小毛驴的心情 用身体语言表现小毛驴主人被摔的样子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小毛驴一个

2创设“小毛驴出去吃草”的游戏环境。

3风琴 乐普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题。

“春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外面晒晒太阳,不信,你们看,小毛驴和他的主人正在草地上嗮太阳呢。

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此处隐藏4425个字……这只小动物,是什么呀?

它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看着黑板上大兔子和大灰狼小兔子的图画,声情并茂讲述小兔子乖乖的故事。

三,把重心转移到小兔子乖乖歌曲。

1,哎呀,大灰狼是不是好狡猾呀?它穿上了兔妈妈的衣服,带上了跟兔妈妈一样的假耳朵,还模仿兔妈妈的声音。小兔子差点就被抓住了。

可惜,还是兔妈妈更加聪明。小朋友们说说,兔妈妈是怎么教小兔子们分辨兔妈妈和大灰狼的呀?

哦,最主要的,是唱歌!

那么,还记得兔妈妈唱的歌吗?跟着老师来唱一遍吧。

四,重复歌曲教学。清唱和跟着琴声唱交错,让小朋友学会歌曲。

五,分角色演唱小兔子乖乖。

1,小朋友们唱的真棒!现在,我们来演一演。有谁演大灰狼?谁当小兔子呀?哦,还有兔妈妈!

恩,记住你们要唱的部分了吗?来,老师带大家唱一遍,然后小朋友们就自己来唱啰。

六,分小组分角色自由组合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自然结束课程。

中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重难点:

了解绘画方法,基本掌握按印和添画,添画时大胆尝试。

根据事物形象的特征,再将手指印按压在白纸上造型的实际操作。

活动目标:

1. 能对画面进行简单的布局,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

2. 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积极添画。

3. 让幼儿感受手指印画的乐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

4. 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 幼儿每人一份印泥,

2. 《池塘音乐会》ppt演示文稿;

3. 教师示范手指印画步骤、方法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上周末林老师去郊外玩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小池塘,于是我走近了小池塘,听到了很动听的声音,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是青蛙在开音乐会。你们知道青蛙开音乐会是什么样的吗?现在就请小朋友看一看青蛙开音乐回的热闹景象。

二、 播放《池塘音乐会》PPT演示文稿,让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

1、是谁在开音乐会?

2、有谁参加了音乐会?

3、你看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4、你看到的小鱼是什么样子的?

5、你看到的螃蟹是什么样子的?

三、播放视频。

教师:我们刚刚看到的小池塘美吗?小池塘的音乐会热闹吗?你们想把它们都画下来吗?林老师上周末回家的时候就把我看到的音乐会给画下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林老师是怎么画的?想、

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看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微课程视频,演示《池塘音乐会》的绘画步骤及方法:

1、先在画面的中央画出荷叶和荷花;

2、用手指在适当的位置按出青蛙、螃蟹、鱼的身体;

3、给青蛙、螃蟹添画脚和眼睛、嘴巴。给鱼添画眼睛、嘴巴和鱼鳍。

四、教师重点讲述绘画的步骤和重点:

1、教师提问,请幼儿回答:螃蟹、鱼、青蛙的绘画步骤及重点。

2、提示幼儿可以给画面增加哪些内容。水草、蝌蚪、乌龟等等。

五、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布局的合理。

六、 将幼儿作品拍成视频,共同欣赏。

比一比谁的画面最整洁,谁的画面布局最合理,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课后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在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法、提问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原则,幼儿始终在玩中探索,在玩中学习,在玩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玩的很主动,玩的很开心,确实有所发现,有所发展。而且在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教师尽量以鼓励为主,幼儿尽量以体验为主,避免了因个体差异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增强了每个幼儿的自信心,并在活动中乐意与同伴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个幼儿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为他们带来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中班音乐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撕报纸、传球等游戏,感知欢快乐曲中的延长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2、感受倾听音乐、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报纸、记录纸、笔。

2、教师操作的大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延长音。

1、在《十个小矮人》音乐声中幼儿边唱歌边进教室。

2、欣赏小矮人找朋友的乐曲,初次感受音乐。

3、教师带领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I教师: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小矮人在什么样的音乐声中找好朋友的?

4、听音乐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体上跳舞,延长音时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报纸、传纸球、做记录游戏活动中感知延长音的次数和延长音不同的时值。

1、听音乐玩"撕报纸"游戏,自主感知延长音出现的次数,并在"撕"的过程中感受延长音的延续。

师:发现小矮人找了几次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如果只给你一张旧报纸,你有什么办法?来记录?什么时候撕报纸?一起听音乐试试。

2、听音乐玩"传纸球"游戏,合作完成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延长音的理解。

师:要让纸球有秩序的传,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个纸球我们怎么做?(同一个方向,同一时间传)老师唱出乐曲,你们听音乐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后开始传纸球

3、听音乐找找在每次延长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并用符号记录下来。

4、再次玩"传纸球"游戏,听音乐找到好朋友,结束活动。

三、讨论"小矮人开火车"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带领幼儿第一遍游戏,根据音乐延长音时的节奏来邀请朋友。

五、请一幼儿做火车头,带领大家游戏。

六、感受每次延长音时值的不同。

师:在刚才传纸球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样多吗?

七、教师清唱第一段延长音,帮助幼儿了解小矮人喊到了三个好朋友,并请一幼儿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线记录。

八、教师清唱第二段延长音,幼儿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个朋友,老师示范记录方式。

九、幼儿倾听音乐,自己记录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个数。

十、帮助幼儿检验,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几位朋友。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模板汇总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