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8:01
【精华】科学教案五篇

【精华】科学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写写画画离不开它。随着幼儿活动的丰富,以及大班孩子即将步入小学,他们接触的纸和图书越来越多。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作业本、纸张浪费严重,所以设计这一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从而爱惜纸张和图书。〈〈有用的纸〉〉选自大班科学领域《人的本领大》主题中的活动,活动中,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看、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知道纸可以书写、印刷,还有包装等功能。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纸张容易污损、撕破、碰到水易烂,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

活动准备:

1、为每组幼儿准备各种纸:牛皮纸、皱纹纸、蜡光纸、宣纸、砂纸、铜板纸、毛边纸等。

2、每组一盆水,各种剪好的纸娃娃,每组一个纸盒。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观察,了解纸的特性及用途。

1、谈话激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一些特殊的朋友,看看是谁呀?(纸用报纸盖住)

2、看桌子上有些什么纸?找出你不认识的纸,请小朋友或老师介绍。

3、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纸,看上去、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4、你们知道这些纸可以做什么用?(幼儿讨论)

5、小结:纸有各种各样的,它们颜色、软硬、厚薄不同,他们有的能书写,有的能印刷,还有的能包裹东西,能做纸盒、做信封等。

二、 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纸的特性。

1、请幼儿自由玩纸,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提示幼儿可以折、拉、撕、揉,将玩完的纸放在纸盒里)

2、交流发现:你玩了那种纸,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

3、幼儿操作实验

(1)谈话:我们来玩纸娃娃游泳的游戏,看谁的纸娃娃游的时间长。

(2)提出要求:取一个纸娃娃,先看是用什么纸做的,在轻轻的放在盆里观察。

(3)小组内交流:玩了那种纸娃娃,有什么发现?

4、小结并引导幼儿爱惜纸。

纸易撕、易湿、易皱、易燃,能揉、折、卷,所以我们小朋友平时看书、写字时应怎样去做?

三、 扩展幼儿生活经验。

1、想一想,你还在哪里见过纸和纸做的东西?

2、在教室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纸做的?

四、 了解纸的发明并拓展。

1、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纸,你们知道纸是谁最早发明的吗?

2、拓展:关于纸还有很多种玩法,如甩一甩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纸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小朋友可以继续去探索发现。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水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小组:浅碟子1只、半碟清水、记号笔1支,大的透明玻璃杯1只、小杯子1只、1小杯热水。

【教学过程】

一、水到哪里去了

1、师:下雨之后我们常常都能看到地面上有些积水。天晴了,这些积水就会很快干掉的,那么这些水到哪里去了呢?

2、学生推测。(预设:可能到泥土里去了;可能被太阳晒干了,也许学生会说水蒸发了,那教师也可以问一句:如果验证你的说法呢?)

师:这些水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如何做呢?

(学生思考后汇报)(预设:浅碟子中加好水,然后不盖盖子,看看水会不会减少等类似的方法,教案《《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师:在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可能水的变化不大,所以刚开始先要在水面做一个标志,然后把浅碟子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水面的变化。)

3、学生实验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浅碟子中的水减少一部分;碟子外没有水漏出来。)

师:水既没有流出去,也没有渗入碟子中,它怎么会减少了呢?

--提供小学课件---

(预设: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指导学生看书P54看漫画和文字。

蒸发

板书:水(液态)水蒸气(气态)和课题:水和水蒸气

4、师:现在你能解释水洼里的水是怎么样干掉的吗?试试用图画的方式把你的解释展示出来。

(学生画后投影交流。)

二、加热能加快水蒸发吗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能够蒸发变成水蒸气,那你们有什么新的想了解的吗?

(预设:什么时候水会蒸发;怎么样水才能蒸发的快点;蒸发后的水有什么用…)

师:对于其中的两个:水在什么条件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什么情况下蒸发的更快些?你有什么想法吗?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预设: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空气越干燥,水越容易蒸发;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师:我们今天先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水蒸发得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吗?可以怎么研究呢?小组讨论一下(可适当参考P55)。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使水不会流出);另一勺水则放在蜡烛(或者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师: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1、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还要注意避免烫伤身体--不要用皮肤直接接触加热过的勺子;2、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气。)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吗?

(预设:放在蜡烛上加热的水里过一会儿就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水上方空气中有很多白汽。过几分钟后,勺子中的水就干了。而另外一只不加热勺子里的水量减少的不多。)

师:从我们看到的现象里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

小结: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吸收热的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加快。

  三、空气中的水

1、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的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天上经常要下雨的,河流和海里的水又会多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证明一下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预设方法: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只小杯子,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的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

教师投影演示。

师: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上面罩住的杯子的杯壁上有很多的小水滴。)

师:你能解释吗?

(预设:学生回答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看书并讲解。从水里出来的热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板书:凝结

师:现在你能解释上节课的问题了吗?装满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凝结

(预设: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盛冰的玻璃杯冷却下来,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板书:水蒸气(气态)水(液态)

四、拓展

师:我们对水研究了整整一个单元,你能课外总结一下吗?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阅读并记录、

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兴趣。

2、初步感知洗涤用品的特性。

3、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

2、各种各样的洗涤用品: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肥皂等;搅拌棍、水桶、小杯、脸盆、围裙、擦手布;吹泡泡用具。

3、活动室环境设置(张贴五颜六色的泡泡画,让幼儿感到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中。)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抓泡泡

播放音乐,教师吹泡咆,让幼儿抓泡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观察、讨论活动:

①提问:“泡泡好玩吗”?(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②让幼儿讨论怎样可以做泡泡水。

③提问:“泡泡水里面有什么呢”?(幼儿观察泡泡水,通过看看、闻闻、摸摸、说说自已的感觉。)

④怎样制作泡泡水呢?(通过讨论,打电话请教化工厂的叔叔阿姨)

教师小结:洗涤用品和水混合在一起能做成泡泡水。

3、操作活动:制作泡泡水

①请幼儿选择一种洗涤用品,加上水制作泡泡水。

②提示幼儿在实验中仔细观察水中有什么变化。

③教育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在地上和衣服上。

④教师巡回指导,让幼儿知道洗涤液溶化在水里,会冒出泡泡。

并丰富词汇:大泡泡、小泡泡、圆泡泡。

4、玩《吹泡泡》游戏。

①组织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5、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①让幼儿分别在户外有阳光及无阳光的地方吹泡泡、玩泡泡、追泡泡游戏。

②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活动延伸:

1、用洗衣粉等洗涤用品开展劳动活动。

2、开展绘画——有趣的泡泡活动。

附:儿歌: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泡泡,

吹成一个大泡泡,

泡泡吹散了,

泡泡飞上天了,

泡泡吹破了,嘭!

《【精华】科学教案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