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丰碑》教案

时间:2024-06-13 21:29:24
【热门】《丰碑》教案4篇

【热门】《丰碑》教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丰碑》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丰碑》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了解课文内容,观察课文插图,发挥学生想像能力,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七小节,从“冻僵”、“单薄破旧”、“镇定安详”三个词语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2、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将军的愤怒心情。

3、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理解课文的第14小节所表达的内容。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媒体设计意图 一、听说训练,导入新课

1、听说训练,复习旧知。

2、小结过渡,配乐朗读。

二、步步为营,学文悟情

(一)学习第7节

1、出示课文插图,边看图边读第七节,观察并练习说话。

2、从“冻僵”、“单薄破旧”、“镇定安详”三个词语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3、配乐齐读课文第七小节。

(二)学习第8——10节

1、轻声读课文,试着用将军的口吻来说一说将军当时的心情。

2、体会将军的愤怒的心情,有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11——12节

1、媒体出现第12节内容,体会将军心情的转变。

2、接读课文,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

3、朗读竞技,明确目标,给读得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

4、在余音声中,全体起立敬礼。

(四)学习第13节

1、边诵读边媒体出示画面:雪一层层覆盖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并出示第13节内容。

2、抓住重点词“晶莹的丰碑”,借以画面理解内容。

3、练习给“丰碑”刻字。

(五)学习第14节

1、配乐出示,学生齐读。

2、分小组讨论问题: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3、集体讨论:为什么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出示并完成练习:这支队伍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有(爱兵如子)的将军,有(顽强)的战士,他们一定能经受住(种种严峻)的考验,胜利也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课后收集红军队伍中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和事交流。 以雪山为背景,配以大风雪背景音乐,突出环境之恶劣。声情并茂,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内情境。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微宏观方面的优势,帮助学生观察思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放大图片的直观性,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并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音乐情景,深化学生印象,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有目的的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理解军需处长的精神之崇高。

以学生感兴趣的配乐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同时巧妙设计配乐,利用余音渲染气氛,对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 。

以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晶莹的丰碑”

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

借助直观的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使教学水到渠成。

《丰碑》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重点内容。

3、学习本课的生字。掌握“丰碑、恶劣、袭击、倚靠、湿润、覆盖、晶莹”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

导语引入: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哥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份飞的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出示板书《丰碑》。

二、认定目标:

1、认知:理解课文大意,弄清课文重点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受到爱国主义及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3、能力:感情朗读,体会文中含义;勾、画、标、注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三、导学达标:

(一)师放间乐《长征组歌》,狂风呼啸,贴出挂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情景。

伴随音乐低沉叙述导语,并结合板书课题。

(二)播放课文录音:提出预习思考中的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语句用“~~~~”划出来。

学生用自己组织的语言简要概括大意。

(三)理清课文脉落,小组讨论课文第几部分为重点内容,并说出根据。

(四)通过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教师分类。

再选派代表汇报本组预习收获,或你知道了什么?

(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五)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教师激情范读,引入(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读课文一、二部分。

这支队伍面临怎样的考验?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词句。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将军担心什么?

请同学们用低沉、缓慢的语速自由练读。

四、达标测评:

四人小组赛读,选出最棒的朗读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课文主次,抓住了重点,而且我们深深地领略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险恶环境,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认定目标:

1、认知:通过字、词练习,理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重点,读中感悟,自觉领会中心思想。

2、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3、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多种读的能力。

三、导学达标:

(一)

1、自由反复朗读重点部分,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他(),好似(),身上落满了雪,无法()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志十分(),十分();

他左手微微(),好像在为战友指明()。()的衣服紧紧地()在他的身上。

以上填空题幻灯打出。

让学生填空后体会所填词语,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此时结合板书,一动不动、镇定、安详、单薄破旧、紧贴)

(二)文中除了讲军需处长,还讲了谁?哪些内容是写将军的?请你在文中找出,朗读体会“愣”将军的两次“愣”感情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将军当时的心情怎样?

幻灯出示:将军的脸色顿时()起来,嘴角边的肌肉()着。他()眼睛,像一头()豹子,样子十分()。将军两腮的肌肉()着。

通过上面的句子,体会将军的内心世界。

▲联想:将军会想些什么?(用二、三句话说说)

将军()了,()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了。他()了一口气,()地举起了右手,举到齐肩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

从上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同桌小声说说,指名汇报。

(三)自学最后一段,把你理解的、读懂的用文字标注在该段之后。

(四)达标测评:

质疑问难:针对上归纳出的问题,重点解决

1、为什么说为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2、为什么最后将军想:“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和前面的思索进行呼应。

3、以“丰碑”为课题的含义。

▲联想:军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到什么?他会对战士们说些什么?(写几句话)

最后每人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丰碑》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重视情感体验。

2、运用合作讨论式教学解决学生理解难点。

3、重视朗读体验,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加深感染。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感受

1、自己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谁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一句话,也可以几句话。

二、再读质疑

1、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理解或有问题的地万,请在书上做上记号。

①人被冻死是很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死的时候这样镇定、安详?

②课文中两次写到将军"愣",分别是什么意思?

③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丰碑"?

④将军为什么庄严地向这位军需处长敬礼?

⑤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2、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

三、合作讨论问题

1、方法:自由组合,几人一组讨论刚才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1一2个问题。

第二课时

一、重点学习讨论

㈠人冻死时是十分痛苦的,为什么军需处长被冻死时那样"镇定、安详"?

1、出示第7小节,指名朗读。

2、讨论:为什么他死得这样安详、镇定呢?

3、想象一下他牺牲前的所做、所想(为什么坐下来,为什么吸烟,为什么左手向前伸?)

4、这是一位怎样的军需处长?

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重点朗读9一13小节。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2、自告奋勇展示。

3、教师点拨、指导。

三、升华情感

1、为什么被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丰碑"?

2、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呢?

3、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丰碑一尊塑像——→一座丰碑

《丰碑》教案 篇4

一、平江区校长示范课

1、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册

2、 授课时间: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3、 授课地点:平江实验学校电教室

二、教学要求:

1、 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2、 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 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四、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2、 小卡片,字幅。

五、教学过程:

(一)

1、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丰碑。《丰碑》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军需处长的: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 大家轻轻读这句话,想一想,提出一个问题。

4、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

1、 打开课本,我们先看课文开头。

2、 同学们注意,开头一段话中除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之外,突出交代了什么情况,用了哪些词语?

(三)课文开头具体描写了天气恶劣的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描写天气恶劣的词语要注意。

1、 行军途中,红军不光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会遇到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看下一段课文是怎样写的?

2、 这段话中连用了哪一个词语把它圈出来。

3、 “可能”一词连用了四次说明了什么?

4、 面临重重困难,作为部队的首长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能不能”一词表达了什么?

(四)

1、 接着下文写队伍中发生的一件事,请一个同学当警卫员和吕老师一起读下面的几句话。

2、 分角色读。

3、 “将军愣了一下”,“愣”是什么意思?

4、 注意这里是将军神态第一次变化。

5、 当将军快步走到前面,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情景。(插图)

6、 说说你从画中看到的情景。

7、 看课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这幅动人情景的。

8、 在这段话中,划出令人感动的词语。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9、 这段话将一位老战士的形象写得十分具体、感人,怎么读好这段话呢?

(1) 教师范读

(2) 指名朗读

(3) 配音朗读

(4)指名背诵

(五)

1、 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被冻死的一幕动人情景后,神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看课文中怎样写的,读一读,划出有关的句子和词语。

2、对将军不同神态的描写文中国共产党有几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些神态描写的?

3、 最后将军庄重地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表达了他什么感情?

4、 将军被军需处长一种什么精神感动了?

5、 课文描写将军神态、语言、动作的几段话,写得十分具体,生动,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

(六)

1、“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读到这里,我们想一想,前面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七)

1、 朗读最后一段话:

2、 这段话共三句,哪一句用了反问句式?怎么读?

3、 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4、 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扬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已为人的精神,为了表达这一中心思想,课文详细描写军需处长被冻死时的形象,还通过将军神态变化的具体描写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心情。

(一) 再读读全文,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

(二) 作业:

1、 造句:

湿润——

晶莹——

2、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概括中心思想。

4、 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板书:

22 丰碑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

专人利人

《【热门】《丰碑》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